《火:鲁米抒情诗》读后感1000字

译者黄灿然,也是老熟人了。这本属于二次翻译,波斯语-英语-中文。

鲁米,本是波斯“苏菲派”诗人,苏菲派之于伊斯兰教大概相当于禅宗之于佛教?差不多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风格。

黄灿然在译后记提到,这本集子是伊朗导演阿巴斯编选的,很多年前知道了阿巴斯,说来惭愧,没有读过阿巴斯的诗集,他的电影也都躺在我的“想看”单子上。从他对诗歌的热爱我推测他的电影应该也是诗性的,像老塔的电影跟他自己的诗就有相近之处。

鲁米的原著是《沙姆斯集》,阿巴斯从中摘取了部分成了《火》。

《火:鲁米抒情诗》.jpg

阿巴斯说:“读《沙姆斯集》是一件艰难的工作。鲁米这本书里的诗歌就像一座茂密的森林,叫人见林不见树。你必须有能力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敢说这首诗不合我的胃口。读这本书时,砍树似乎是必要的。”

沙姆斯·大不里士,是位年长鲁米二十多岁的苏菲派方游僧。他很早就注意到鲁米,却一直暗中观察,直到时机成熟才与鲁米相见,二人一见如故。

美国诗人W.S.默温:“沙姆斯视鲁米为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有天赋的学生,并把鲁米视为他自己精神的反映。”

后来沙姆斯因为鲁米弟子们的排挤和嫉妒两度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沙姆斯离去激发了鲁米的转变,他书写了大量的抒情诗,赋予了诗歌更多的世俗意味。作文www.yuananren.com鲁米的儿子说“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了沙姆斯,明亮如月。”精神导师的丧失使得鲁米经常绕着花园的柱子狂奔,于是乎创建了以旋舞为特点的方游僧教团。可以看到,《沙姆斯集》里鲁米把很多作品的署名都写成了沙姆斯,真是“爱者与被爱者”的统一。

诗经楚辞及之后的中国古诗词有一脉传统,以对世俗之情的描绘来表达某种宏大的理想、无尽的叹息。在古波斯特别的苏菲派的诗歌传统里也有类似的意象表达,所谓“人神合一”。

古波斯的宗教文化对于今人来说过于晦涩,阿巴斯对于鲁米的裁剪犹如奥卡姆的剃刀。现代读者很难进入古典的境地,那种原初的简朴,甚至带有混沌的繁杂,这种感受在阅读古希腊作品和旧约的时候就极其明显(新约则不同),况且还隔着文明和语言的距离。

鲁米在上个世纪末风靡美国,诗集销量冠绝诗坛,作品还被谱写成歌曲,拥趸众多。简朴的、符合现代语言的东西,异域风情的神秘主义,这些元素加起来很能吸引现代、后现代社会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以今释古,以古慰今,各种非现代体系下的“圣贤”都获得过这种待遇。

工作和社会给人带来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时代的理想和口气总是很大,现在发现自己只是网中的一个节点,这是一张软性的可伸缩的网,人总被这种黏性的东西拉扯在一个大概的位置上。网本身所附着的则是像树木一样的,缓慢生长的成型的东西。

鲁米的诗刨去了日常的矫饰,看不到圆熟的技巧、丰润的修辞,对于所爱所景仰的抱有无私的豁达的热枕,充满献身精神。伟大的人,他们的心刚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火:鲁米抒情诗》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2000字

2:那一刻,我真开心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