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读后感600字

《斯通纳》读后感500字

约翰威廉斯1922年出生于美国,1963年,41岁的威廉斯出版了《斯通纳》。再下一部作品时50岁时写作的《奥古斯都》。

《斯通纳》是一个41岁的作家对世界的观察和体会。书中描写的各种感觉,都违反逻辑,却又精准无比。主角仿佛身不由己地被环境带着走、被情绪带着走。斯通纳的一生,活得很真实。

斯通纳平凡的一生,很值得慢慢回味。

他是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他感觉到自己从时间中被移出来,看着时间在自己面前流逝。许多人有晨间日记的习惯,当历史上的今天在眼前飞速快进时,“旁观者”的感觉就更加强烈。

“因为爱,斯通纳先生,”斯隆兴奋地说,“你热爱,事情就这么简单。”

《斯通纳》.jpg

他对知识充满渴望和热爱。许多人把学习当作通往财富之路的工具,而许多人在学习和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浓厚的兴趣。他们求知若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用这种热情去工作和生活。不在意最终的结果,而是愉快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他迷惑于时间的稀缺,发现生活中的时间那么少,而要读的东西那么多。我们也发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们的待读书,永远超过我们的阅读能力以外。40岁以上的人们,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铭记的事情。

他的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时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创造、修改。他在爱中成长,成为另一个世界中的自己。

《斯通纳》读后感600字

读完《斯通纳》,思绪一直很乱,久久不能平复。

斯通纳是一个平凡人。从庄稼地里走出去,进入城市,吃苦耐劳,偶然间被文学的微光照亮内心一隅,从未有过的惊喜感受指引他选择了文学,这点热情似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埋在书丛中,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却不曾有出色的成就。不知除了教师之外还能做什么的迷茫让他选择留校任教,尽管兢兢业业,却与同事不和,未曾得到学生青睐,没有晋升的热情,最终以助理教授收场。

见到优雅美丽的伊迪丝并与之结为夫妻,在结婚一个月后便意识到自己婚姻的失败,一生不解,互相伤害。把全部希望寄托给小女儿,作文www.yuananren.com与她保持着不言自明的默契,女儿却未婚先孕、远离家乡、早年丧夫、酗酒。似乎从每一件事的结局来看,斯通纳都是一个失败者。但在生命的最后,他回忆自己的一生,有被点亮的惊喜,有对工作和爱情的投入,有激烈的反抗,有自己的一本书,有放下所有伤害的妻子的陪侍,有多年老友的庇护,有女儿千里迢迢的看望和泪水,很是丰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完整的人。

之所以让人感觉他无尽的绝望与失败,是因为他的心态总是那么波澜不惊,看似无所畏惧,实则懦弱,除与劳曼克斯的斗争外(现在看来,这斗争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年轻的消遣),对生命中其他的困境别无反抗。看似无欲无求,实则从未享受其中。

有感知力、有积极应对的勇气、有享受其中的能力,体验才更丰满。尽管说境遇对人的影响很大,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个社会改变了我们,磨灭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坚持自我,没有积极应对。

生命漫长,总会赐予你很多体验。生命短暂,一眨眼就来不及体验。所以,就去投入,去体验,去感受,去爱,去享受其中吧。

《《斯通纳》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汉书》读后感2000字

2:《追星星的孩子》读后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