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1500字

路遥小说中重要人物的出场简直可以称作艺术,“当他路过汽车站候车室外面的马路时,脸刷一下白了——白了的脸很快又变得通红。他感到全身的血一下都向脸上涌来了:他猛然看见他高中时的同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正站在候车室门口。躲是来不及了,他俩显然也看见了他,已经先后向他走过来了。高佳林恨不得把这篮子馍一下扔到一个人所不知的地方。张克南和黄亚萍很快走到他面前了,他只好伸出空着的那只手和克南握了握手。”

这段写对高加林将来生活将产生翻天覆地影响的人物,写得不露声色,却早已埋下伏笔:高加林从教师职位上被退下第一次拾起当个农民好好过日子的心,却不料在城里卖馍时遇见了高中同学,尤其是高中和自己一起谈论理想与文学的黄亚萍,他们的文明,他的难堪与自尊,使他埋下有朝一日仍去城市的心。随后他在卖馍过程中又遇见了使自己下岗的马占胜,马占胜的人物出场不仅解释了高加林为何下岗,还埋下了重“提拔”让高加林走后门的情节,这些人物出场对小说结构合理性的帮助,很多时候要读第二遍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好。

《人生》.jpg

小说有个缺陷,就是路遥在书中分别首尾的两处位置,跳了出来,给读者亲自讲一些道理,去分析自己故事悲喜的原因,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做,这点就和米兰昆德拉一样,喜欢在小说中跳出,而这就给小说增添了一板一眼突如其来的教育成分,我认为小说不该这么写。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不能代替读者,同样,它也不能代表这本小说的全部价值,如果一千个读者眼中只剩下了一个哈姆雷特,小说本质的自由无可非议遭到了侵损。纯粹的小说当然离不开作者的“介入”,但如何“介入”,我想,绝不会与路遥、昆德拉相同。

这本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情绪转折点是在第11章,高加林去挑粪,尤其是被大学同学的妈妈侮辱,让他觉得他不该如此,他怎么说也得比“那些人”强,于是他心中那颗重回城市的梦渐渐萌芽生长。而小说情节的转折点是高加林在两个女人间的抉择,“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不仅如此,单从找爱人的角度来看,亚萍也可能比巧珍理想的多!他虽然还没和亚萍像巧珍那样恋爱过,但他感到肯定要更好,更丰富,更有色彩!他权衡了一切以后,已决定要和巧珍断绝关系,和亚萍远走高飞了!”他选择了亚萍,由此引发了克南母亲的报复和巧珍绝望下与马拴不可逆的结婚。

在我看来,小说中写得最好的场景是加林与巧珍第一次从城里回乡下时共同走的那条路,及在那条路上发生的事,而这与小说后半部分情节相照映后便生成一种莫名的伤感,作文www.yuananren.com自然背景下渺小的人,无力控制,只能偎依。此外,小说中的那条路象征意味浓厚,既指由乡村到城市沟通的这条路,也指高加林人生的路,是在这条路上他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转折(接受巧珍、拒绝巧珍),而这一切,都曲折而又短暂。这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人生的这条路,如此曲折,如此短暂,需要你踏踏实实地走,一步步走。不要幻想,认真努力。

小说中关于城乡对立的二重结构及其到底是选择一个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都在时代的全景式描绘下,通过高加林的聚焦,反应在了书中。他的悲剧有现代工业文明突击下乡村人的不适,为虚浮的幻想世界迷昏了眼,也有他自身小农的精神弱点,或者说是人性弱点。作者在最后一章的标题下写了四个字,叫做“并非结局”,而最后一章高加林回乡后仍存希望的经遇,则透露了作者对未来依旧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他希望读者都能继续往前走,正如结尾德顺爷爷所说,“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前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再倒了,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

《《人生》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读祈念守护人有感1000字作文

2:《被太阳晒热》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