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故里》读后感1500字

我本科学过一门课,名为“消费文化”,老师在课上谈到了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商品陈列等概念,并频频引用拉康、詹明信等大人物。这对初入大学的我而言,不亚于一场理论盛宴。那一段时间,我去商场,看到身旁的人大包小包地走过,都会有一点优越感,因为我觉得他们都被消费主义裹挟了,而我却可以毫发无损地绕过一个个消费陷阱。

《回归故里》.jpg

书中,作者青年时期指责父母过度消费的片段,让我想起了上述经历。作者踏上学术生涯后,走进了理论,却走出了父母的工人世界,他整日接触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等概念,但去巴黎工作后,一个季度,也就给父母打一两通电话。他父亲老年痴呆,日益严重后,他也不曾回家,直到父亲离世,才意识到自己的学术生活严重脱离了自己的过往。这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移民问题就是其一。他很不理解母亲为何反移民,更何况她本身就是移民后代。这是因为他所居住的社区,根本没多少移民,对他而言,移民是抽象概念;对她母亲而言,居住的社区,一度被移民占领,其环境、治安都受到了影响,工作、福利也受到了威胁,移民对她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挑战。

我本人是英文系毕业,对哲学、社会学知之甚少,文学系的博士,倒认识几个,对他们而言,后殖民等理论是必修课,福柯等人的著作更是必读书。不过,整日穿梭于办公室、图书馆、教室的文化精英,是否有资格定义或解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接触(或有意回避)的群体与社会问题呢?这是不是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正如作者所说,讨论工人阶级的,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多不是工人阶级,他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忽视工人的现实处境,只见工人阶级而不见工人。书中的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在父亲去世后,虽不情愿,但还是决定回趟家,他的朋友说“是啊,至少也得当面听人宣读一下遗嘱”。这位朋友显然是以身边的世界为全世界了,工人哪有什么遗产给家属分呢?(作者其实也有类似问题,他家有车有房,他父亲退休后,工会还定期安排他父母去英国、西班牙等地旅游,这在法国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放在70年代的世界背景下,已经很中产了。)

作者创作此书,正是为了回到父母所在的社区,从“工人阶级”回到“工人”,从而寻找理论与自己过往世界以及工人世界的联系。作文www.yuananren.com前半部分,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后半部分,他就开始大段讨论自己的学术生涯以及同性恋出柜的经历(这当然也很重要),这似乎有些偏离一开始的设想。

当然,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一是作者足够真诚,敢于暴露自己及家人的软肋,我很难想象一位中国学者写这样的书,不孝子的心理包袱,就足以碾碎一切书写欲望;二是读者可借作者之笔,间接与萨特、福柯等巨人对话,他们的理论,确实可以帮助读者跳出自我局限,看清很多问题,对想进一步研究此类问题的读者而言,也可顺藤摸瓜,按作者列的哲学、社会学书目(确实够掉书袋的),进一步探索;三是可以帮助读者厘清法国工人从左到右的转向,究其原因,是因为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斗争,被本地人与移民的斗争取代了,这里面有语言政治的影响,正如奥威尔所说,“语言即政治”。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者借《回归故里》提醒读者,对理论要保有警惕。后记的结尾,他跟母亲说自己是社会学教授,母亲问“是研究社会的吗?”理论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但理论脱离了现实,社会学脱离了社会,就会变得空洞,甚至虚伪。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称赞了书的妙处,但他接着又表示,书终究是二手材料,生活才是一手材料。作者:周郎赤壁

《《回归故里》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读后感1000字

2:《死人经》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