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1500字

作者:柯柯的装饰音

摄影机轮番摄录着三位主人公的面部特写。他们面对镜头喋喋不休,偶尔显露出难堪的神色。三位主人公的其中一位男性,语带机锋,表情怪异而讽刺;另一位男性,则展露出凝重而焦虑的神色。整个摄录过程中的那位女性,矛盾与纠结的心态让她在两位男性之间摇摆不定。

用电影化的处理方式(快切、特写、定格等元素)将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尚待商榷的爱情》转换为大脑的“影像阅读”,不失为一种观看的方式。在整个阅读的行进过程中,笔者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出一个又一个画面。各种纷杂而生动的图景在脑海中飞快地切换。同时,笔者也在试图捋清整个故事的脉络——奥利弗爱上了自己的挚友斯图尔特的妻子吉莉安。

究竟该如何呈现一个已经被用到滥俗的“三角恋”的故事呢?巴恩斯的回答是“聪明而有趣”的。“重要的不是所讲的故事,而是讲故事的方式。”他选择了一种多视角的主观呈现方式,让这两男一女面向广大读者直接进行类似独白的讲述(或者一种自我的对话)。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虽然让主角们痛苦万分,但经过这一番内心的剖白,他们的自省能力得到了提升,灵魂得到了净化。

《尚待商榷的爱情》.jpg

奥利弗

爱上了有夫之妇吉莉安(自己的挚友斯图尔特的妻子)。他信奉的真理是:“爱情是以市场力量的法则运行的。”所以在他的剖白里,充满了诸多兴致所至的“漫游式”的所思所感。在他心里,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悖常理。可以说,他是一个爱情中的“浪荡子”:“爱情与金钱相似,都遵循市场力量的统治。它们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爱情的价值也会像货币一样涨涨跌跌。”这就是奥利弗的逻辑根基所在——它把爱情与金钱等量齐观。从而构筑了一个充满市侩味道的自我。

斯图尔特

吉莉安的丈夫。相比于奥利弗的“浪荡”形象,斯图尔特显得儒雅许多。他在开篇就说:“我叫斯图尔特。我什么事都记得。”紧接着,在下一段的末尾,他说:“我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过往记忆清晰,同时也对现在与未来抱有轻松心态的角色。不过,斯图尔特眼中的爱情“是一场幻觉。”他在本书的末尾,斯图尔特这样说:“我注视着。注视着。我想,这本应是我的生活。”奥利弗与吉莉安的背叛,其实让斯图尔特深感受伤,情节发展到后面,斯图尔特已经陷于某种“瘫痪”的境地。在他脆弱而敏感的心里,“爱情是一个幻觉。这个幻觉的存在,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同意把某种价值加在它的身上。”在爱情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幻觉里,斯图尔特还是想要拼劲全力去抓紧最后的真实。他不想浑浑噩噩的被人操控,从而失掉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

吉莉安

这个女性角色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婚姻与外遇,她的内心,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道德界定。她不认为自己与斯图尔特的结合后与奥利弗相爱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是令人洋洋得意的。相反,有些方面她还感到了厌恶。但正如她所说:“爱情就这样发生了。”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随心所欲,没有陈规陋习,也没有清规戒律。完全遵从内心,释放自我。

“尚待商榷”——这的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情感问题。虽然三角恋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书里的三位主人公,因为其对“价值”的定位不同。作文www.yuananren.com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三人就如同三条分岔路,各自驶向不同的方向。那是不是他们的内心永远没有交集呢?也许,巴恩斯已经向读者透露了解决的方式——将三位主人公拉到聚光灯下,接受大众的评判!我们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书写成为活生生的现实,那样不仅主人公的隐私受到伤害,而且有可能会导向社会价值的偏差。那么换种方式也未尝不可:他们三人,是不是可以好好地坐到一张大餐桌前,面对忽明忽暗的烛光,摆出新鲜的佳肴,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将自己最真实的内心和盘托出?

虽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笔者认为:人类始终不能放弃对于有效沟通的努力。爱情——人类至高无上的情感体验,不要让它的纯粹沾染任何不应属于它的脏污。

《《尚待商榷的爱情》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岛上书店读后感400字

2:《回头客战略》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