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读后感2000字

民国时期的人千千万万,各有特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人:胡适、钱钟书和徐志摩。

之所以会有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在拜读胡适之和钱默存二位先生的大作,故有此感慨,觉得如果再拉上徐志摩会更有趣,所以就打算讲讲这三个人物。如果要用一个词或者说是一句话来概括这三人,我会这样说:胡适——学界大师,钱钟书——-自嗨学者,徐志摩——风流才子。

胡适和钱钟书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但是从目前我对他们的了解来看,胡适受杜威实验主义的影响太大,将此奉为一生之圭臬,所以他在谈到西方思想与文化时,常常就会维护实验主义的颜面,而钱钟书则没有明显的偏向性。胡适也并没有钱钟书那样知识丰富。钱钟书的知识之广,哪怕是大师泰斗也难以望及的。在中国本身的思想与文化上,两人的程度应该说是不相上下的,但胡适的广度也还是不及钱钟书,钱钟书是人肉检索机,他看过的书,全都在他脑子里整齐排列着,想要用时,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能检索出来。而徐志摩只在文学尤其是现代诗和散文上有天赋,其他方面,都远远比不上胡、钱二位,毕竟浪漫的诗人,是不可能耐得住孤独去钻旧纸堆的,那不是徐志摩。

另一方面,胡适是术业有专攻,主要攻于文学、哲学等方面,影响力大,门生很多;而钱钟书却没有专门的方向,他是文学、哲学、历史、训诂、心理、艺术样样都来,是个博学家。这样一来的话,钱钟书的深度或许比不上胡适,至少他没有写出像《哲学大纲》或是《红楼梦考证》之类有极大影响力的著作来。他的《管锥编》和《谈艺录》都较琐碎而不成体系,所知者甚少,能读懂的就更少了。

《谈艺录》.jpg

也许我这么说有人有意见,他会说钱钟书的那两本书也是大师级别的作品,他自己本人也是大师。我不否认钱钟书的厉害之处,我说过他的博闻强识是任何大师泰斗都不及的,但这不能说明钱钟书本人是大师,他自己也不认可这个头衔。一个人是某个领域的大师,那一定是这个领域绕不开的人物。我们说文学改革,说《红楼梦》,胡适都不能不谈。

可是当我们谈文学,谈诗词的时候,钱钟书是可以避开的,不见得没读过《谈艺录》就不能讲诗词。《管锥编》也好,《谈艺录》也罢,大都是有感而发的笔记体,看着有趣,也有真知灼见,但其实都是小东西,是不可能有大影响的。《围城》倒是影响深远,可惜这只是小说,是被别人研究的对象,而非自己的学术成就。其实钱钟书自己就说过,他不会去研究大的抽象的系统的东西,因为他认为,大系统很容易就过时了,一旦过时就会被人抛弃,就如黑格尔。

所以这也就看出胡适和钱钟书的不同了。胡适多少是有理想有野心的,所以他会扛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他是一个革命者;所以他会去当北大校长,会去做国民政府的官。而钱钟书不是,他自娱自乐,关注的是自己的小世界,不想名垂千古,甚至连学生也不收。他做《毛选》英译本的顾问,不过是自保之举,而且是挂名的。这就是我说钱是自嗨学者的缘故,他只需要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张纸,就足够创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徐志摩则无心政治,更不想改变世界,他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些俗事上面,正如李白,他要追求的是浪漫和自由。他去北大当教授,一连做几份工,多半是为了养女人。当然,这三种人物的人生都无所谓好坏优劣,各人不同的选择罢了。

要说现代诗和散文,徐志摩在这两方面的影响力上远胜其他二位先生。胡适是白话文和现代诗倡导者,但真正让白话文和现代诗大放异彩的,是徐志摩这些诗人和作家,光靠胡适是没用的,胡适写的现代诗你看了都会发笑,跟打油诗一样。所以,徐志摩在现代诗上也算一个大师,不可能绕过他。

但是由于人们八卦的天性,大家对徐志摩恋情绯闻的关注远大于对他文学成就的关注。在爱情和婚姻这方面,三个人不同的表现也很有趣。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他一生追求美、爱和自由,所以他既深情又无情。他能够为了林徽因果断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又能够为了陆小曼不惜毁了王庚的婚姻,不顾家人和世俗的种种反对。而胡适则大不同,他的妻子江冬秀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而且是包办婚姻,所以大文豪胡适也有几个绯闻女友,甚至跟江冬秀提过离婚。

可江冬秀一听到离婚,马上去厨房拿起菜刀,让胡适先杀自己,后杀儿子,再提离婚。胡适这下吓傻了,终身不敢再提离婚的事。所以胡适是出了名的“妻管严”,还到处宣传说男人就该怕老婆,怕老婆的男人才是好的。而钱钟书则介于这两人之间。他的妻子杨绛也是个知识分子,两人可谓是“灵魂伴侣”,所以钱钟书不会像胡适那样嫌弃自己的发妻没文化,更不会怕老婆,杨绛也不是江冬秀。钱钟书追求爱情,但所爱之人正是自己的妻子,作文www.yuananren.com所以他也不会像徐志摩那样离经叛道,为了别的女人抛弃妻子。钱钟书的爱情和婚姻是幸福美满的,引无数痴男怨女羡慕,真个是“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三人之间,如果要我选择其中一人,来作为我的人生的话,我会选钱钟书。因为我不像胡适一样有远大的理想,把中华两千多年的东西连根拔起,做一个革命家,这样做白头也白了;也没有徐志摩那样不畏世俗的勇气,更没有他的英俊和才气。我宁愿像钱钟书一样,安安静静,平平淡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一个我爱亦爱我者。人生如斯,夫复何求?

1:《风声》读后感600字

2:《一个刑警的日子2》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