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客》读后感1000字

我不记得第一次吟哦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究竟是在一个同样静谧的夜里,还是在被晌午日头晒到头昏脑沉的课堂上。

但是,我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始终记得,那些文采斐然的诗词句章贯穿了我们的整个学生时代。诗圣、诗仙、诗鬼这些声名赫赫响彻历史长河的称号,或许是让人仰望的盛世巨星,或许是让人心中愤愤的考试难题,但对他们的想象和形容却难免单调而扁平——无论是天马行空的李太白、忧国忧民的杜子美,还是才思诡谲的李长吉,意气晦涩的李义山。

我们习惯了用一系列标签来评述他们的文学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名载青史就是功成名就,会想当然地把泼天的才气换算成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但偏偏莫敢想象他们亦曾是在自己的时代里郁郁前行的普通人,偏偏鲜有勇气去探究等身的著作背后有过怎样的波折多舛和呕心沥血。

《长安客》.jpg

我始终信奉马未都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拼凑出一个精准无虞的史实?既然不能,只要史观不歪,又何必吹毛求疵哪里是杜撰哪里是误传?能够重游历史长河,带着些许想象力去亲触那些名字背后的悲喜与起落,本身就是幸事一桩。我开始明白,人性与文化的温暖与伟大,是面对那些故去的人事时,理解最重要的不是还原所谓本貌,而是愿意用悲悯的胸怀去相信。

我曾经爱极了“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太白,总慨叹该是怎样的黄天厚爱才能钟毓这神来之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吟一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似乎就随他于梦中万程睹尽山河锦绣。可我始终未曾深究“仰天大笑出门去”究竟是谪仙的放浪本性,还是只不过一张佯装疏狂的面具。如若是本性,为何“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他久久盘桓于宫廷这最诡谲、最势利、也最失尽自由的囹圄?

这些问题,曾经叶公好龙般以为自己热爱诗仙的我都未曾有过发问,如今在《长安客》中逆行回看,方知才情高绝如李白,怎能心甘不于盛世酬壮志,佯狂或许只是在挣不脱的出身桎梏面前的困兽之斗。一生周游,不是洒脱的游历,而是孤独的浪迹。

与对李白的钟爱相对,对白乐天我始终心底怀有鄙夷与不齿。一方面是觉其遣词太过平俗,难见横溢诗才的清雅与华贵。另一方面觉得他不过是沽名钓誉、贪图享乐之辈,着令开凿山塘河是以公权谋私趣,在耳顺之年狎妓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更是为老不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壮年时受尽嫉恨不公、壮志难伸的磨折后还能葆有纤尘未染的初心呢?尽管兼济天下的拳拳雄心已然消磨成了对欢饮宴聚的沉迷,但对后生的护犊之心大概仍是不肯对坎坷低头的坚持。未曾经历,又何配指摘?

而聪慧如王维、李商隐,纵使才名在豪贵望族中风靡一时,却仍无力抵守真正的自己,渴慕着在政坛出人头地,到头来南柯一梦,难说究竟是他们自己行差踏错,还是说所有人不过微尘一粒,被世俗洪流裹挟着无从选择。作文www.yuananren.com即使身处权力之巅的唐玄宗,终老难守明君之名,落得家国零落、众叛亲离。再强大的意志也终被命运之掌轻易翻弄颠覆。

意志与命运逆行,蹉跎一生却抱负成空,开元盛世的繁华、诗人的仕途追求烟消云散,但在当世被碾落成尘的,却是滋养千古诗名的沃土,个人的伤悲与失落最终云霄雨霁,羽化成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这是命运的残酷之处,又何尝不是命运的精彩之处。

《《长安客》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600字

2:《入池》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