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1000字

提到南京,我不知为何,脑袋里只有色彩绚丽的琉璃顶,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电影里面的情景。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第一次真正想要去阅读这本书,是在2019年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参观华侨博物院,看到在海外的侨胞的专题,张纯如女士的照片美得让人动容。

那时候的我站在展馆里,思考着这样貌美的女子,是如何看待那场八十年前的浩劫,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创伤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华侨博物院回来,我去图书馆借了书,这一读,就过去了一年。拖拖拉拉阅读这么久,从来不是因为书里的文字不够吸引人,而是太久不读书,已经丧失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终究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

《南京大屠杀》.jpg

读书的时候一边愤慨日军恶行之暴,一遍怒国人之不争。渐渐地,我好像有一点点明白了,为什么日军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暴行,为什么国人人数众多却没有丝毫反抗而沦为刀俎下的鱼肉。这些长久以来都被我视为不解的问题,张纯如女士慢慢帮我解开了困惑。

为什么日军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暴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低级日军的训练模式,是来自上级军官的辱骂、暴打,是所谓的“爱的行动”。这些低级的士兵在受到残酷的虐待和无尽的折磨之后,一旦拥有了一定的权利,便会进行“压迫转移”,把曾经受到的这些痛苦和不堪,转移到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面前。在那个信仰天皇至上的军队里,他们被灌输着中国人的人命毫不值钱的观念,他们接受了洗脑,习惯于草菅人命,然后用暴虐的手段将过往训练中受到的屈辱以更残暴的方式发泄到中国人的身上。

为什么国人人数众多却没有丝毫反抗而沦为刀俎下的鱼肉?日军说过会善待我们的,他们发的传单上是多么友善,还承诺会给我们提供安全的环境,对吗?如果我乖乖听他们的指挥,我就不会受到伤害,对吗?他们只是把我们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应该不会被伤害的吧?那么多的人,如果只有我反抗,是不是我就死得更快更惨了?如果我反抗了,死我一个不要紧,会不会连累其他同胞?

太可悲了。那些被砍下的头颅,被刺穿的胸膛,被强奸的女性,被虐死的婴孩,是不是也会有人和我一样,流淌的血液中充斥了另一种物质,是愤怒和悲痛的混合体。以前我觉得读历史没意思,历史书里那些客观的字句,作文www.yuananren.com陈述着几十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事实。他们说,历史应当被铭记;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我不懂。

张纯如女士是为帮助我这样的后人了解、记忆南京大屠杀而生的。她的清澈纯粹的眼睛里,装尽了世间最丑陋的恶,再用最客观有力的语言,席卷每个读者的内心,发人深省。她柔弱却从来不是不堪一击。归于天国是因完成了使命。纪念张纯如女士。纪念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消失者》读后感600字

2:《1Q84》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