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这书太有名了,很多人都会买来读,也会读完。但读后产生什么样的思考就见仁见智了。我记得几年前一个小伙子读完此书在朋友圈发感慨,说李贽太牛逼了。这就是他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那时他也就二十出头。

我十年前也读过此书,没读完。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同情万历皇帝,认为他是一个制度的牺牲品。这次读完此书,依旧这么看,但已经不单单是同情万历了。我同情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历史家笔下出现的所有人,他们无一不是落后制度导致的悲剧人物。

不管是万历的消极、张居正的独裁、海瑞的极端、戚继光的复杂以及李贽的叛逆,都源自于他们想以自身的力量改变身处的环境。但一个由历史学家评价为“靠道德治国而不是法律、农业社会而不是商业社会”的古老朝代,走过二百多年,到了万历十五年,制度已经十分落后,不是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可以改变的。

《万历十五年》.jpg

在读这本书时我几次产生疑惑,为什么中国不变呢?其实中国并没有落后西方很久,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五十年后中国才迎来了百年屈辱的第一次转折:鸦片战争。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24年后才开始的。

我一直觉得中国没有落后很多,为什么迟迟赶不上呢?更何况中国自明清两代出过很多牛逼人物,张居正戚继光王守仁不说,就连帝王,万历聪明敏感,康雍乾三帝皆励精图治,为何这个国家在1587年之后,又绵延几乎三百多年,没有任何改变呢?

这一点,黄仁宇在后记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自唐宋之后经济中心由北向南,中国就从世家门阀阶层为主,转为缙绅士人阶层为主。缙绅就是中小地主,士人是这些地主成为文官在朝堂中影响政治。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础是农业,这个庞大的国家,要做的事一直是巩固几百万个农村,在明代,靠的是道德以及缙绅文人,在清代,靠的依旧是这一套。

所以我们始终未能发展出成熟的商业社会,始终没有市民阶层、中产阶级成为雄厚的社会力量,除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影响和发动了中国的根基——几百万个农村,王朝、军阀、国民党,均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看清这一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并不在皇室那里,也不在科举文人那里,也不在根本就没有成熟起来的中产市民那里,而是在几百万个农村那里。中国为什么成为今天的中国,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点答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咕噜牛小妞妞》读后感600字

2:《最好的告别》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