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是孔子带来了世间的光。这一点,如果从孔子的身份说起,一点也不算夸张。为什么呢?因为他相信有教无类,将受教育的范围平民化,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到知识。孔子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财,也没有特殊的社会地位,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他才一步一步从平凡走向伟大,成为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
现在,社会上俨然又兴起一股读书热。各种各样的共读群、读书组织,还有数不清的音频讲解、视频讲解,大家对于读书进步的热情,似乎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从一个月读一本书,到一个月读五本书,我见识到很多理念,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周围的世界,感到自己收获良多。
但是,当我读到《论语》中的一句话之后,我忽然发现,在人生修行的路上,只读书,还远远不够。两千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指明了读书之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