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说后还顺带去再温习了一遍电影,发现电影着实无法和小说相媲美,且人物性格和故事逻辑也显得较为生硬,小说中最精彩的是相互之间博弈的过程,肥原每一次的计策,不可谓不精妙,但同样4个人每一次应对也充满着策略,而电影在这块上明显有短板,这样导致整个叙述不够完整。
小说中,这是一次典型的囚徒困境场景,但是没有发生理论上的情况。实际情况也复杂千万倍,又涉及到多方博弈,利益的纠葛,以及感情的羁绊。而且在最后解密时,顾老的叙述,把这一整个故事又重新推上了新的高潮。我一度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亦或者是经过了小说家的演义,而且细细推敲两种说辞,也都有不严谨的地方。当然,正如作者表达出来的意思一样,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刨根问底的。
其实让我印象深的倒不是顾小梦和李宁玉,而是肥原。肥原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推动者,他处于明处,而且除了他,所有人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完全要看这位出招人先出什么招,从而应对招数,所以肥原在前半段故事中给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但是之后送情报的桥段不论是潘老的版本,亦或者是顾老的版本,多少都还有些疑问的地方,并且在顾老的叙述中,肥原最后的表现做实有些不那么专业,或许是最终的“水落石出”让他轻敌了,但是至于情报到底是如何送出的,我个人觉得顾老的叙述更令人信服一些。
其实在后来谁是老鬼已经不重要了,老鬼只是一个代号,而更让我们所关注的是这个事情周围的人所做的事情,我觉得电影里最后的话或许能够表达出核心的意义“老鬼、老枪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觉得不论是顾老还是潘老所表达的内容,都有一种同仇敌忾的精神,不论他们之间有什么政治纠葛,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最终选择一直对外,我觉得这个更让人信服,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最终让我们赢得胜利!中华五千年,我们也有被外族占领的时候,但正因为有这种团结的精神,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征服我们。如此,胜利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