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到深处》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生平靠自己那一点勤奋,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这是季老对自己的评价,他一直坚定的表达着这一自我解剖,也一直努力的在朝这个方向迈步前行。

的确,简单的查看季羡林的生平,就会发现,他一直不曾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骇事,一直的一直,他不过是随波逐流的被动的向前,被安排、被选择的努力挣扎,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令人失望的人。

然而,从《孤独到深处》这本散文集中,季老虽然仍在不断的自谦,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超越常人的坚定和乐观。

《孤独到深处》一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告别慈母,踽踽独行、人间百态,皆是滋味、花开如火,也如寂寞、见识天地,行者无疆、心装万物,自在独行。五个部分,编者根据季老所记述的不同时期、表达的不同的情怀将散文集分出里一个人生行经的轨迹,我们也跟着这本散文集窥探到一点季老的寂寞人生路。

《孤独到深处》.jpg

告别慈母,踽踽独行,简短的八个字,就让我感受到一种孤苦伶仃感,想如今的孩子在七八岁的年纪还依偎在父母的怀中撒娇卖萌,可季老在六岁就被安排着远离父母,外出求学。那时的季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一个圆圆的铁圈也能开心的玩半天,对于寂寞孤独一窍不通,就像是对学院柴门上的木匾“循规蹈矩”一样,不明所以。

人生百态,皆是滋味,长大和懂事,让季老对寂寞孤独有了一点感觉,却无法言说,他在观察,在看,总在下意识的关注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感觉,相同经历的人,与他们交好,和他们一块聊天,相互依偎,带给彼此一点点生活中的温暖。于是下意识的季老不愿意告诉那个老人噩耗,只能在事后在自己的笔下请求原谅“我们同样都是被厄运踏在脚下的苦人,当悲哀正在啃着我的心的时候,我怎忍再看你那老泪浸透你的面孔呢?请你不要怨我骗你吧,我为你祝福”。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在这个时候,季老发现里自己被孤独包围,内心仿佛被关进了长方形的小屋中。此时的他困惑于自己被陷入如此的绝境,也在努力的选择一种解脱的路或许他找到了,一定要与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进而走出困劲,让笑声不在如梦中追忆,萦绕耳际。

见识天地,行者无疆,这或许是季老最快乐的时候,到处走走看看,没有离愁别绪,他在分享,分享自己的见闻,分享自己的开怀,这个时候的他,一个人还是很多人并不重要,单独的他可以享受寂寞,沉浸在思绪纷飞中;人群中的他,作文www.yuananren.com交流心得,互相受益,感受自然的馈赠;在喧嚣中行走,亦守护着心中的净土。

心装万物,自在独行;此时的季老胸有沟壑,虚怀若谷,寂寞孤独对他来说不再是一件需要刻意规避的事情,此时的他,发现的寂寞孤独的美好,也只有享受过繁华,才能体会到孤独的美好,才能感知清晨、雨滴、黄昏的静谧。

季羡林,时人对其的评价多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精通多种文字,温家宝也曾看望季老,称他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可在说中,我看到的却是他孤独至深的挣扎和努力。一路独行,没有一直相伴的人,对于和自己一样的人事物有更深的感触与理解,更加的明白其中的痛;孤独,却未意识到孤与独,是悲哀也是幸运……用手下的笔记录下心情,去对话,让自己不是那么的寂寞;用安静的几乎冻结的时间,让自己深入思考,学习写作,只有沉下来陷入写作陷入学习中去,大概才会忽略漫长的独行之路。他将手中的笔作为朋友,才能那么真情流露的去表达孤独,感受孤独。

1:《风声》读后感500字

2:《离开前请叫醒我》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