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读后感1500字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运动饮料,迫不及待地打开盖。我正处在一场激烈的网球赛中,口腔的干灼与过低温度的饮料,这本就是一对矛盾,让我不能畅快地一饮而尽,更加剧了我的渴求。确切地说,我正处于一场激烈网球赛中。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网球手之一,正在场上展现着他的技艺,但除了视线可及的得分与回合外,我还能体会到他的心跳,他手心的汗浸湿了我的掌心,我紧张的思绪和他一起飞转,站位的前后,线路的选择,激进还是保守,隔网另一端的对手又在想什么....我必须加速饮水,来滋润因紧张而干燥的喉咙,来冷冻住因兴奋而过快加速的心跳。

好在,我听不到周围人群的呐喊、场地的喧嚣,这又帮我保留了一片冷静的空间。因为我要和他保持同样的专注。我了解这位选手的一切,因为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是一步步看着他从少年走向成年,从业余步入职业,从平凡迈向伟大。因为我已经和他融为一体,进入了这本《网-阿加西自传》。

《网》.jpg

这本书因何而来。忘了是怎么得知这本书,大概是微信网球公众号上偶然间的一篇推文,让我把它纳入了书单。西单图书大厦仅剩的一本库存,其磨损程度甚至远不如带着书皮的样书,看来它已经被无数人翻阅过。我匆忙翻看了几页,流水账般的记录,夹杂着陌生的人名,再精彩的网球赛过程,恐怕也难转换成华丽的文字吧?纵然《TIME》(《时代周刊》)评价其为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品之一,我想那多半也是营销的噱头。

想想也对。我能期待一位网球世界排名第一,在文学天地里依然出类拔萃?我不否认有如科比等人,能在体育和文艺的跨界领域双双达到顶峰。但我早已放弃了对完美偶像的幻想。更何况这个封面上的光头形象,也远没有乔丹、科比等巨星的风采。这个满脸胡子茬,一副忧郁眼神的家伙,真的是那个在网球场上以击球快速而著称的王者吗?

对于阿加西的全部印象,是中学时在体育新闻中闪过的若干片段,早已和晶体管电视机一起尘封在记忆的角落里。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只记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接发球手。我多年未整理的移动硬盘里,仍存放着当年他和桑普拉斯那场经典的世纪大战。是的,阿加西,这个名字后面似乎总是要伴随着桑普拉斯。就像费德勒的名字伴随着纳达尔,梅西伴随着C罗一样。而最好接发球手的描述,似乎也是因为隔网站立着的,是史上最好的发球手之一--桑普拉斯。

于是,我带着若干疑问翻开这本书。我想看看他怎么看待网球这项陪伴一生的运动,他是如何登顶世界第一,他又是怎样评价和他名字如影相随的那个人。他承接着前辈麦肯罗、贝克尔、康纳斯的脚步,与桑普拉斯、张德培、萨芬、休伊特等同时代的好手厮杀,又将接力棒传递给费德勒和纳达尔等新一代传奇。当看到自己在网球史上镌刻的记录,被后辈们逐一刷新时,他又会做何感想呢。

内心深处,其实我还想看看,在网球这个包含着优雅与艺术的竞技体育项目里,为何他是如此地特立独行。

作为一个不善社交与言辞的人,人们更愿意从外形来解读他。他的胭脂鱼发型,他穿上球场的牛仔短裤和粉红色紧身裤,他所代言的“形象就是一切”广告词,他因为拒穿白色服装而在1988-1990三年间拒绝参加温网,他是网坛叛逆的代表。从长发飘飘,到包着花头巾,到最后以光头示人。有人形容阿加西发型的变化史就是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史----“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而他的行为也契合了人们对他的判断。在比分遥遥领先时,他无意中用手抓住了对手的二发,甚至却对媒体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其实是他的愚蠢,而非狂妄自大,让他接受了恶棍这个角色,并将其丰满,把坏人的形象固定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

究其根本,这些是因为他还不清楚自己是谁,他还需要挑战权威、寻求自己的位置、为得到机会而奋斗,就像他对抗父亲、对抗网球学校一样。因为他总是为别人而活,为父亲,为尼克,为众人的评价。他因吸毒挥霍掉天赋和成绩,作文www.yuananren.com终于在最关键的人生十字路口,认清了自己。

他选择和网球和解,网球是他讨厌的事情,但那又怎样?谁会在乎呢?有多少人都在讨厌着赖以为生的工作呢?也许做你所讨厌的事情,而且要欢欣鼓舞地好好做,才是关键之所在。

他选择和婚姻和解,外人眼中金童玉女般的美好结合,只有自己每日在品尝那貌合神离的痛苦。如果夫妻双方无法相互理解与融入,何必把自己的人生的剧本,交给观众去掌握。

他最终也选择和自己和解,直到最后,他意识到有些时候,尽管过的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无论生活如何,如果你主动选择它,一切便会随之改变。

这确实是一部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史。

《《网》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400字

2:《看不见的剪辑》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