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州小道》读后感800字

千里行旅不备粮,三更月下入无何。”源自《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开篇即奠定了本文的基调——“藏老庄于魂魄”。老庄之道,道法自然。故《奥州小道》表指行旅之道,意指人生之道。大抵文人墨客对世间万物更为敏感,对世俗过往更为感触,在本我与自我的斗争下,他们都无限追求超我。而追求之径则是“在路上”。李白一生四处游历,作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王维一生闲散惬意,道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韩愈“最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胜皇都”,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因而,松尾芭蕉在前人的范例下,在年过不惑时寻得道友毅然踏上征途,遍访名胜古迹,大好河山,寻求生命与自然的奥秘。

《奥州小道》.jpg

日本的文学极富民族特色。大概是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他们对韶华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更为深刻与超脱。他们的作品很少触及政治话题,反到是充满社会气息。估其缘由与我国古代先人思想也分不开。毕竟从唐朝时期,大量的儒道、宗法、诗歌、典籍源源不断地流入,受其影响可能还远远大于我们。因此,在读俳句时,总觉得莫名熟悉,可能也有翻译原因,毕竟任何文学作品要想原汁原味的译出其间韵味,难如登天。因而郑民钦老师采用绝句或律诗的形式翻译,能带来一定的阅读体验,当然遗憾的是,可能无法完全感受到俳句的魅力。就像我国的诗词歌句用外文翻译也失去了格律。

在奥州小道上,芭蕉或忧虑“此身或将曝荒野,秋风袭人透心寒”;或悲叹“听得猿声悲,不堪弃儿秋风啼,谁个更惨凄。”或凝思“清水滴答落岩间,试以洗濯俗世尘。”或远望“稚童摘麦好热闹,麦穗长共儿童高”……为何我们如此向往旅游,就是因为我们能遇上形形色色的人或物,会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生命的飘渺与美好,更感悟到自由的真谛。人生在世,虽长亦短,然我们始终被众多事物束缚,无法随心所欲,随性而为,但幸之事有一二典籍能慰聊余孤寂之心。

《《奥州小道》读后感8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读《朝花夕拾》有感800字

2:当中秋遇上国庆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