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偶然一天看到有人翻拍了斯蒂芬金的短篇小说《你所爱的一切都将被带走》之后,才又想起之前早已看过的那本《世事无常》,它是斯蒂芬金的一个短篇小说集,而这个翻拍故事就出自此书。
短片翻拍的一般,但是明显能看出有斯蒂芬金的风格,明显到即便片头不标注故事改编自斯蒂芬金的故事也能看得出。斯蒂芬金的故事,画面感很强,很有电影镜头感。我于是又翻找到那个短篇,重新读了一遍,嗯,确实,比短片强太多了。
《世事无常》是斯蒂芬金2002年的作品,是继《守夜》(1978),《斯蒂芬金的故事贩卖机》(1985),《噩梦工厂》(1993)之后的第四部短篇小说集,之后又出版了《日落之后》(2008)以及最近的这部《奇梦集》(2015)。
斯蒂芬金中文版的短篇小说集,除了1993年的《噩梦工厂》外(1999年台湾和国内同步出版,不过已无出售,大约部分图书馆什么的也许还有),其余的短篇集我都搜集来读了,最近读完的就是这部《奇梦集》。
首先说故事,第一个故事很斯蒂芬金,简直就是《可丽斯汀》(也作《克里斯汀》)和之前的一个有关卡车的短篇故事的另外版本,够吓人,够精彩,画面感很强,跟电影一样。蝙蝠侠的故事很感人,即便老父亲已经糊涂了,还不忘保护六十一岁的儿子。后面有几篇也非常出彩,比如能预测死亡的《沙丘》,头脑不灵光但钟爱棒球的《封杀王比利》,还有给活人的《讣告》,以及愚蠢且搞笑的邻居烟花对抗《烟花醉了》。而有些确实很一般,模仿卡佛风格的那篇,以及还有篇诗歌,不太喜欢。整体上,还是非常棒,体验一如既往的好。
其次,译文的翻译是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斯蒂芬金的小说里面,各种大量日常品牌充斥其中,比如什么水星车、姜汁汽水、丰田、凯迪拉克、哈雷摩托、李维斯等。但是小说译者,就本书来说,李维斯就翻译成了利维斯,当然“利维斯”也不错,但是相对来说,或者目前国内还是习惯叫李维斯,看译文作者一个叫路旦俊,一个叫施红梅,前者好像还头衔挺高,但是就常用品牌这个翻译来说,明显不太能让人接受,就好比如果现在还把奔驰汽车翻译成平治的话,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作为小说译者理应按照管用名词翻译才是,虽然不能说是强制规定,但是,明显也算是约定俗成吧,否则读起来像是吃饭吃到了小石子,硌到了牙,让人不舒服。就像当初王永年翻译的《在路上》版本一样,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
当然,可能译者没有这方面的注意,也不太在意一个品牌具体怎么音译,也许对其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但是对读者来说,阅读体验是打折扣的,也许是我吹毛求疵,但确实是比较介意此类问题。还有,剩下的就是校对问题了,像什么“我像“写成了”我想“,根据上下文明显是前者。还有有些词用的不对,比如《烟花醉了》中第460页中间的那个烟花尺寸的描述就觉得很奇怪。原文如下:
这颗”第四类接触“的直角大约有两米多,看上去像是用牛皮纸包起来的一个包裹,只是那张纸有点油,很沉,摸上去更像帆布。这其中的“直角”我就有点儿不理解,直角两米多,这个怎么理解,是说这个方形烟花(前文说到是方形的)的一个边吗?还是说是对角线?还是什么的,不太懂。作文www.yuananren.com国内译者,有很多是只翻译,不创作,所以对某些句子和文字的用法,感觉也不怎么上心,然后就导致阅读体验不太好,非常可惜。
但整体来说,这部的故事还是很棒,老金没让人失望,虽然都一大把年纪了,故事还是写得很好看。我是在《日落之后》才读的《世事无常》,然后才是这本《奇梦集》,在早前看过《守夜》和《斯蒂芬金的故事贩卖机》之后,就一直期待金的短篇,果然不让我失望,很喜欢。
在风格上,《奇梦集》和《世事无常》更像。世事无常,但是我希望,你所爱的一切都还在。难捱的一年,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