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经济,不如说是在谈欲望。
如果书名改成“石器时代的欲望”,在这个标题党的时代,估计能卖得更好些。
老萨的观点是,人啊!不应该被简化为用金钱理性去追求物质目标的动物,人首先是一种文化动物,是文化指引着人们: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又是应该放弃的。
而“金钱理性”,即资本主义时代“NomatterwhatIhave,Iwantmore!”的价值追求,只出现在智人几万年的历史中最后这一两百年。所谓“原始人”的贫困,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匮乏,不过是当代人用当代的欲求标准,去度量“原始人”的生存心态,于是不可救药地得出悲惨的结论。
其实把视线转移到今天,也有它适用的地方,当那些“快乐的小人物”拥抱了“上海名媛”的价值观,并被鼓励着为此不懈追求。到底是减少了他们/她们的“贫困”,还是放大了他们/她们的痛苦?
《《石器时代经济学》读后感4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