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读后感1500字

《洞见》原名《《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罗伯特·赖特,是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

看原名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本探究佛学的书籍,其实不是,而中文版的副标题:【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正好写明了本书的核心点。作者罗伯特是一个进化心理学教授,而进化心理学是什么,我也是初次知晓这个词,百度的解说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心理的一个变化的过程。就像人类从猿人逐步进化到现在的模样一个意思。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

《洞见》.jpg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看天书,后来找了樊登读书的解说来听和看才逐步了解本书,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对佛学和这类学科有所研究的人阅读,不然很多人对本书可能也就望而却步,或者停留表面?但是借用书里无我的说法,我们又何须一定要看懂这本书啦!

书中提到了人类情绪思维在远古时期跟如今的对比,也就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但是大脑持有远古的数据,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脑就会给你发射信号,但是很多时候这个信号其实是个幻觉,为什么说是幻觉啦!就像路怒症,很多人在路上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踩了一下,明明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就会很暴怒,然后闹得不可开交!这就是大脑的发射的幻觉,它告诉你你要这样做,但是在当下的时代这个指令是不符合的了,如果放在远古时期,部落时期这指令在当时是适用。人类进化了,但是大脑还持有远古的数据没有更新,就像我们的电脑没有更新新数据一样。

这个幻觉的说法放在咱们现在的社会你会发现时刻存在,甚至存在你自己身上,而书里的另一个点“无我”衔接了这个说法。看起来很虚无空无是吧!其实不是,借用樊登的解说为什么会牙疼,因为牙齿是你的,所以你感受到了疼痛,因为你占有牙齿,你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个牙疼才伤害了你。

根据樊登的解读,我在书里第一次对无常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无常是个无法掌控的意思,但是无常其实是变化,无形的变化,时刻的变化,无常=进化心理学的变化,因为人在变化,时代在变化,而人的心理,大脑也需要跟着变化,那些远古的数据会让你做出愚蠢的行为。

“无相”,我们的大脑数据执着于把任何东西都分成类,固定形态,当看见一样东西大脑就会习惯性的找出对应的图片传递给你,作文www.yuananren.com告诉你这是什么。为什么小朋友很多时候会说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未固定这个思维,所以他们面对未知的物品会自我发挥,这个东西什么都可以是。

还记得上过得一堂课,老师拿出一支笔问大家这是什么,固有的思维回答这是一支笔,在细化下去这是一只钢笔,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什么都不是,为什么,因为无相。

无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习惯先入为主的去面对各种事物,调动情绪。像我自己在面对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因为有前期的印象我未见到这份工作的实质我就选判定我不喜欢,我觉得难,难道开始调动大脑排斥,讨厌的情绪来左右我,这期间我其实就赋予了这份工作一个讨厌的本质。

期间涉及的内容多方面,其实无法一一看懂,这本书适合慢慢渗透去理解和解读,甚至需要阅读相关的书籍才能彻底理解。也或许你在某个时期突然就理解了这些说法和论证啦!比较大脑的模块随时变换,就像玩俄罗斯方块,要怎么搭配才出消掉最底层。这也是个论点需要去理解。

1:《破云》读后感1000字

2:《吃醋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