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读后感600字

《复杂》8.9。我觉得这本书是给程序员们看的一本书,而我以及我猜测大部分普通人看这本书时会说“这他妈是啥?这他妈又是啥?”。

我买它的原因是,我的书单里物理,宇宙,生物,大脑,科幻,文学,这几样是主旋律。所以这些书看着看着,会发现一个冥冥之中的共性,这个共性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复杂”。并且,我觉得未来对于群体,组织,跨学科和可量化的宏观,是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复杂》.jpg

科学这个词science,原本的意思就是分割分类,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成体系成逻辑的理解解读宇宙万物的方法,它原本就是分割以后学习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数理化、天地生”就是这么分裂来的。而这种分割的思想,在某一个学科中也非常明显。比如,在物理里,我们想搞清楚宇宙真理,我们研究的内容是一个物体,一个微粒,一根弦。在生物里,我们研究的是一个人,一个器官,一个细胞,一段DNA。在天文里,我们研究的是一个星系,一个星球。都是独立的。我们寄希望于把一个个体研究透彻后,就可以按照并联的思想弄懂事物的整体。这种思想很西方(和本草纲目体现出的万物相连的东方思想截然相反)。

然而随着个体研究的越来越清晰,我们突然发现群体问题好像并不因个体研究的透彻而变得更好解读。我们清楚一个细胞的运作机理,但为什么那么多细胞组成了有序的人体?我们理解一个粒子的特性,但为什么那么多粒子在一起组成了各种不同规律的物质?我们理解一只蚂蚁的行为原则,但是整个蚁群的行动规则是怎么出来的?这些随着个体个数逐渐增加的群体性问题,就是书中“复杂”二字的研究初衷。

不过很可惜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甚至我觉得一点边都粘不着。它就是一本流水账,读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觉得没有主题。

1:《超有趣的漫画中国史1》读后感1000字

2:《陌生的经验》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