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舒服的文字,悠悠然又有力道。刚读完开篇同名,一个孤独的少年面对一个奇异的世界,梦境与现实互联。想象力是流动的,只想跟随他一直潜入更深。深蓝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蓝,那是永远属于他的潜水艇。是一叶孤舟。
“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了。”
《竹峰寺》很好看,好几段都很喜欢,夜深人静要再看一遍,仿佛也被黄昏转黑夜的那一会吸去了什么,没什么是重要的。眼前出现深夜黑暗的山涧,天空那静谧奇妙的蓝色覆盖了世间所有,沉迷其中。
《夜晚的潜水艇》最后一篇《音乐家》,什么也阻挡不了古廖夫的创作,哪怕它只存在于脑子里。当穆辛沉浸自己的音乐宇宙中古廖夫就马上出现,带着沉重的恐惧之感。他在被动地自我折磨慢慢有种荒诞之感。但终究他的音乐属于他,任谁都无法控制,无法夺取,无法焚烧,不管是现实还是幻想。
读完这本书的“后遗症”是在看其他故事的是时候,会莫名的想把它放置在一个梦境一个幻想一个存在与不存在的场景和关系里。沿着那个神秘的深蓝色继续探下去。
下面是《音乐家》里的一段,很喜欢,可以反复读。
“如今他跌坐在岁月的尽头,沮丧的认识到,这一生非但不是幸福的,甚至也不配称为不幸,因为整个的一生都用在了战战兢兢地回避着不幸,没有一天不是在提防,在忧虑,在克制,在沉默中庆幸,屈从于恐惧,隐藏着厌恶,躲进毫无意义的劳累中,期盼着不可言说的一切会过去,然后在忍受中习惯......”
《《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