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读后感1000字

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部小说。情节似乎也说不上有多精彩,可作者的叙述方式深深地迷住了我,一翻开书就会看到深夜。

这是一部“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小说,就像《红楼梦》一样,无论读者怎么理解,无论从哪里角度解读,都可以说得通。作者高超的写作能力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对该小说有无数想法、无数理解,有无数想要倾诉、讨论的地方。无奈下手打字远跟不上转瞬即逝的思想,仅能勉强记下如下的一点感想。

《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jpg

我看的是德文版,德文是我的第二外语,用起来总有点隔阂。不知是语言原因,还是本书的写就方式,在阅读时,我一直有种困惑——Lila(莉拉)其人在小说中存在吗?且越往后读,该疑惑越深。

整部小说是Lenù(莱农)的回忆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出了一个人和一座城的一生。我们对Lila所有的知识,全部来于Lenù的描述,而这所有的描述读起来极不可靠。Lila这一角色既不形象又不生动,像纸片一样,十分单薄。Lenù在描述Lila时,一些时期将其神化,另一些时期将其妖魔化,游走在两个极端,没有平衡。

比如在第三部中,一直温顺规矩的Lenù,为了Nino(尼诺)可以跟所有人翻脸,Nino于少年和青年Lenù来说是完美的象征,是她内心被压抑多年的渴望,在她撕破脸皮用全身的力气来得到Nino,得到这个于她而言美好的事物时,我完全被她的爆发震慑到了。这一有力的感情迸发,对读者来说似曾相识,能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爆发时的Lenù难道不正是那个住在她心中的、敢爱敢恨的Lila吗?

在阅读过程中我尝试过多次将Lila具象化,却总以失败告终。Lila是不是只是主人公Lenù的想象?细致敏感又及其自卑的Lenù,作文www.yuananren.com需要这样一个超级女性的形象来伴她成长。小说开篇引用的《浮士德》一段读起来也别有深意:

上帝:是的,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我从来没有憎恨过你的同类,以及那些不顺从我的人。讽刺——是我最不讨厌的行为。人类最容易气馁,他们很快就会进入永恒的睡眠,因此我很乐意给他们找个同伴,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他们。

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那只陪伴了Lenù一生的猛虎,在其晚年生活趋于平静后消失的猛虎,难道不正是她自己吗?

Lila彷佛是Lenù想要成为又不能成为的人,Lila的行为和人生选择是对Lenu生命的补充,又或者是Lenu可能会走上的另一条道路。

1:《刻意练习》读后感500字

2:《米》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