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沉重的黄袍》读后感1000字

本书名为“沉重的黄袍”,其实通篇读下来,在朝代更迭时期,宋朝的兵变并不那么“沉重”,只是死了十来个御林军,灭了一个百人规模的反抗军,对于王朝大业和黎民百姓,这点牺牲,简直可以说太幸运了。虽然如此,作者还是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写成一本书,关注点便是在历史关键时期,关键人物的抉择。当然,儿女情长、家族恩怨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使得原本严肃的历史也有了一些人情味。这只是本系列的第一部,就像一部连续剧的开端,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细致,非常适合影像化。

《大宋王朝:沉重的黄袍》.jpg

陈桥兵变,众望所归

虽然说“兵变”是最大的不忠,然而也要看具体的历史时期,当时后周的皇帝只有8岁,赵匡胤已经拥兵自重,势力最大,再加上北方的北汉和契丹屡屡进犯,还有雄居东南的南唐和吴越。朝堂之上,是要有个强有力而能下决策的天子,不管你承不承认,其实大权早已旁落赵氏了。书中写到赵在陈桥驿是在不知情下被黄袍加身的,这当然值得怀疑,但其实也无关大局。历史是有“势”这个因素的,乘势而起,不废蛮力,大势已去,强留则悲。就算赵自己意愿不强,下属也已经等不及了,他只须睁只眼闭只眼,半推半就即可成事。所以一切经营,都在平时,在前期,这就是王道,没有对手,众望所归。

关键时刻,方显大智

我认为,历史的变革从一开始就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有的只是逼人作出决定的十字路口。而在这些关键时刻的选择,把人分开,高下立判。在赵发动兵变后回京,在朝的原班人马如何面对,就是典型的人生选择问题,有的人欣然接受,于是相安无事。而有的人无法说服,甚至自杀表志,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些死士,他们自杀说明已经认为无可挽回,失去希望,但没有意识到赵氏刚上台正要极力安稳人心,是不会大开杀戒的,这样的死,毫无意义。虽然赵觉得国家需要这样的人,但也要看时机,不能愚忠。相反,封禅寺的守能和尚就极识实务,出事后马上决定暗藏赵氏家眷,最终也因此得享天年。

乱世英豪,江山美人

我不知道本作的历史是否属实,但书中赵匡胤对其青梅竹马,最后变成死敌之妻非常怀念,两人之间发生了很多关联情节。赵肯定是个英雄,作文www.yuananren.com但是得了天下,却得不到一个女人心,颇有些悲壮。还有一段被灭族的将军韩通之子韩敏信,身负血海深仇,却喜欢上了赵的妹妹。所有这些,都成了这场乱世中的佳话,因为本作才第一部,后续我想会在这些方面大为展开,应该是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剧情需要发挥,也使得本作情节更为丰满,因为有女人,就有柔情。描写宋朝的小说,像《水浒传》对女性是完全漠视和贬低的,全书完全一股性冷淡风,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要有些平衡。

总而言之,作者站在跟读者一样的上帝视角,揣磨着大变革时期当事人的心,尤其是把他们的一些纠结点都写了出来,不管是为国家,为百姓深谋远虑,还是为自己前途,为个人私利,都较为丰富地展现了出来。身而为人,是不能独善其身的,我们必须参与到群体中,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自己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当事人这样做是否值得,这也是阅读此类历史小说时,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感谢作者,让读者再次细致入微地,过了一遍宋朝开端,赵氏黄袍加身的那段岁月。

《《大宋王朝:沉重的黄袍》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远见》读后感600字

2:《刀锋》读后感300字